正視職場壓力的存在,以及壓力帶來的真實問題
2024 年 5 月,一名 35 歲的美國銀行副理在連續數週每週工時超過 100 小時後突然猝死。
這名副理(associate)名叫 Leo Lukenas III,他當時正在參與一項 20 億美元的交易。驗屍報告顯示,他死於冠狀動脈血栓(coronary artery blood clot)。
這並非美國銀行(Bank of America, BAC)首次發生類似事件。2013 年,另一名年輕銀行家因連續數晚熬夜工作後猝死,促使該銀行當時設立了工時限制措施。然而,華爾街日報(WSJ)的調查發現,美國銀行的年輕銀行家被要求對實際工時撒謊,以避免超過這些限制。
壓力被認為與多種非傳染性疾病(Noncommunicable Diseases, NCDs)有關,以下是主要的相關疾病:
- 心血管疾病:壓力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。壓力可能導致高血壓,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心血管疾病是造成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,2021 年造成至少全球 1,900 萬人死亡(世界衛生組織,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。
- 代謝性疾病:壓力可能影響飲食選擇、運動時間、血糖控制,增加代謝性疾病、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的風險。(Diabetes Atlas)
- 精神健康問題:壓力與焦慮和憂鬱等精神健康問題密切相關,壓力可能導致或加劇這些問題。
- 其他非傳染性疾病:壓力還可能與其他非傳染性疾病有關,例如免疫系統,而因此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。
壓力與多種非傳染性疾病密切相關,因此有效的壓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支持,可以降低這些疾病的風險。
全球調查顯示,有約 41% 的員工表示自己在前一天經歷了極大的壓力
工作相關的心理緊張不僅影響個人健康,也造成企業生產力下降——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憂鬱和焦慮等心理問題每年讓全球經濟損失達 1 兆美元 (Mental health at work –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)。
長期壓力與各種慢性疾病高度相關,預計未來20年因壓力導致的非傳染性疾病將帶來高達 47兆美元 的經濟損失 ( Prevalence and factor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ethnic minority adults in a semi-modern village in rural Vietnam: an evolutionary mismatch framework – PMC )。
由於過半勞動者將工作視為主要壓力來源 (Workplace Stress – Overview |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…),「職場壓力」已成為組織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。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其科學根源與管理策略,以保障員工身心健康並提升企業的永續發展能力。
壓力的神經科學基礎

當個體面臨壓力事件時,大腦啟動下視丘-垂體-腎上腺軸(HPA 軸)。下視丘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(CRH),使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(ACTH),進一步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(Cortisol)。
同時交感神經系統引發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(腎上腺素),造成心跳加速、血壓上升、呼吸加快等「戰或逃」反應。
這種精妙的生理鏈條,演化上讓我們能迅速應對威脅,但在現代社會裡日常壓力(如塞車或工作壓力)也會觸發同樣反應 ,導致HPA軸長期處於高運轉狀態 。持續的高皮質醇水平會破壞體內穩態,引起睡眠和免疫功能失調等問題。(Understanding the stress response – Harvard Health)
2. 壓力與大腦(杏仁核、前額葉皮質):
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情緒處理和威脅感知的中心。遇到潛在威脅時,杏仁核立即向下視丘發出「警報」信號,啟動壓力反應 (Understanding the stress response – Harvard Health)。
短期適度的壓力反應有助於提高警覺性和反應能力,但過強或長期持續的壓力會改變大腦結構與功能。
前額葉皮質(PFC)負責執行控制和理性決策,然而反覆的壓力會削弱PFC對杏仁核的調節能力,使情緒更難控制,衝動反應增加 ( Brain On Stress: Vulnerability and Plasticity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Over the Life Course – PMC ) ( Brain On Stress: Vulnerability and Plasticity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Over the Life Course – PMC )。
研究發現,壓力荷爾蒙過度分泌會造成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的神經元樹突收縮、突觸連結減少,甚至引起腦區體積萎縮 ( Effects of chronic stress on cognitive function – From neurobiology to intervention – PMC )。
這意味著大腦的可塑性受到負面影響——情緒反應更加敏感,理性思考和記憶功能則可能減弱。